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

盂肱關節粘連性關節囊炎(五十肩)

五十肩又稱冷凍肩,正式名稱是盂肱關節的粘連性關節囊炎,會有漸進性肩部疼痛及僵硬,通常會在2年內自發性緩解,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會拖延三到五年,甚至更久。

根據統計,五十肩終生流行率約2-5%,好發於40-60歲,女性較多見,左肩較常發生,約15%患者在5年內另一側肩膀會出現同樣問題,病情會在2年內緩解。

🙋既然會自己緩解,那是不是就不用理他呢?

🙅當然不是,因為五十肩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

五十肩症狀

  1. 肩部活動或被碰撞、牽拉時,會有像撕裂一樣的劇痛
  2. 活動度受限,梳頭、綁頭髮、穿脫衣服等日常動作皆無法做到
  3. 半夜翻身壓到患側會痛醒,影響睡眠品質

病程(時間是概略區分,每個人狀況不同)

  1. 疼痛期(3個月內):肩部疼痛為主,肩關節活動度稍有受限
  2. 結冰期(3-9個月):肩部疼痛劇烈,活動度逐漸減少
  3. 冷凍期(9-14個月):疼痛逐漸減輕,活動才痛,關節活動度明顯減少
  4. 解凍期(15-24個月):疼痛減輕,活動度明顯改善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到了解凍期症狀會明顯緩解,但內視鏡觀察仍可看到關節內組織變化,實際上患者本人也會感覺左右手使用上的差異。

(能做到這三個動作表示肩關節及附屬的肌腱沒問題)

病因

  1. 原發性,沒有明顯原因,可能與長期身體結構歪斜有關
  2. 次發性,肩部或手臂外傷、骨折等所造成
  3. 其他風險因子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中風、長期固定、自體免疫疾病等

中醫治療

中醫治療的方向是緩解疼痛、改善活動度、縮短病程和減少後遺症。

從結構角度來說,五十肩常是肩部長期張力過大,超過身體可以代償緩衝的程度,才開始有發炎疼痛的症狀,透過針灸或是結構治療手法,把過大的張力解除,自然能緩解疼痛和發炎。

從內科角度則常歸因於50歲後,肝腎精氣虧虛,氣血不足導致筋脈肌肉失養凝滯;或是風寒濕等邪氣客於血脈筋肉,血凝不暢造成脈絡拘急而疼痛,除了前面提到的針灸或結構治療外,配合客製化水藥,祛風除濕,疏筋活血止痛,加速恢復。

復健動作

手指沿著牆壁慢慢往上爬,肩膀跟著往上抬,抬到快痛起來的高度就好,正面和側面都要做

手拿水瓶做鐘擺運動,擺動的範圍以不痛為準,要主動出力而不是用慣性甩


延伸閱讀:

什麼問題可以針灸?

什麼是結構治療?

平常應該怎麼保養自己的身體結構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【案例分享】腰痠及大腿麻顯著改善

二十多歲男性,主訴腰緊繃痠痛,右側髖關節到大轉子發麻,從事園藝工作,工作常需背負較重的器械,多年前曾摔傷 🔍評估及處置 檢查發現主要雙肩緊繃張力大,右肩比較明顯,兩腳足弓排列不順,按壓有深層的痠痛點。 身體結構會因著工作、使用習慣、慣用手等因素形成平衡狀態,也保有一定程度的緩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