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

針灸前中後應該注意什麼?

對於從來沒針灸過的的初心者來說,要跨出第一步嘗試針灸的確需要一點心理準備,前面有提過針灸可以做什麼?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針灸?再來要談談針灸前中後要注意什麼事?還有會發生什麼事?

針灸前

針灸前這幾件事稍微注意一下,以利治療的進行

  1. 針灸的前一天要睡好,太累沒精神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,也可能會暈針
  2. 不要空腹或吃太飽,更不要喝酒,這些都會增加暈針的可能性
  3. 放鬆身體和心情,太緊張會全身緊繃,下針會比較痛,痛了又更緊張,真的很怕針可以考慮吃藥或結構治療等不用針的治療方式
  4. 穿寬鬆衣物,方便針灸操作
  5. 易出血、服用抗凝血藥物、心血管疾病、懷孕等患者務必告知醫師,評估是否適合針灸




針灸中

針灸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?

  1. 不論是坐、躺、趴的姿勢都建議保持放鬆不要隨意動作,除非是用到動氣療法的情況,總之要配合醫師指示
  2. 下針的感覺稱為針感,一般會有痠、麻、脹、痛的針感,針刺破皮的時候多少會有一點痛,醫師會盡量避免,但如果碰到深層比較粗的血管(看不到實在沒辦法),或是局部太僵硬緊繃的情況,多少還是會痛,要馬上跟醫師反應;還有一種是碰到神經會有電到的感覺,一下就會過去
  3. 如果覺得不舒服(頭暈、噁心想吐、冒冷汗、胸悶、心悸等)要立刻反應




針灸後

  1. 拔針後有可能出血或瘀青,只要稍微加壓就可以止血,瘀青會自己慢慢消退;另外也有極少數的情況會血腫,一般在24小時內冰敷,24小時後熱敷,一段時間就會消退,護理師都會幫忙注意
  2. 有時候拔完針還會有殘留的針感,這是正常的,感覺比較敏銳的人或太僵硬緊繃的人比較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,一段時間就會消失,活動一下或是熱敷都有幫助
  3. 肌肉痠痛常常是因為太過緊繃造成,除了針灸治療外,平時可以熱敷、泡澡,都能幫助緩解痠痛
  4. 配合醫師安排的療程持續治療,鞏固療效




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【聊聊運動】跑步拿手機

📱手機是現代人隨身必備的東西,在家上網追劇要滑手機,出門導航聯絡更不能沒有手機。

十多年前第一支iPhone是135克,現在最新的iPhone 15 Pro Max更重達211克,這樣的重量短時間可能還好,拿著跑步除了對手腕、手肘的負擔增加,長期來說對身體結構的影響也不能小看。

慢跑是很好的運動,跑的時候身體有規律的收縮→放鬆→收縮→放鬆,可以慢慢把緊繃張力過大的部位鬆解開來,很推薦每週跑2-3天,一次大約10-30分。

如果跑步的時候拿著手機,因為怕手機掉都會抓比較緊,這樣拿手機的手就一直處在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態,再加上雙手擺動的弧度也會不同,容易左右失衡,反而會拉歪身體結構。

一邊散步一邊看手機也是類似的情況,邱醫師在慢跑的路上就常常看到民眾這樣,有些人甚至連頭也歪到手機那邊去了。老實說這樣有點失去運動的意義了。



🙋怎麼改善呢?


可以的話最好不要帶手機跑步(也許不容易做到),如果需要手機記錄跑步的各項數據可以改用隱形腰包固定在腰上(不要斜背),改用運動手表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原則就是運動時不要讓身體有額外的負擔,好好體驗運動當下身體的各種回饋💪。


同場加映:有關呼吸


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

【案例分享】針灸治療-手腕小指扭傷

四十多歲女性因為摔車扭傷左手手腕來就診,出力握拳會引發前臂、手腕、小指、小魚際肌疼痛,無法出力,局部沒有明顯腫脹,呼吸時胸口有點悶。

因為摔車撞擊力道都不小,就算右手沒有直接受力還是會被影響到,於是先幫他把雙手(橫軸)的結構調好,再把肋骨理順,當下左手腕就幾乎不痛,也比較能出力,呼吸也不覺得悶了。最後衛教患者這幾天要盡量讓手休息,不需冰敷,殘留的一點疼痛等組織發炎消退就會改善,就讓他回家了。

過了一個禮拜,患者回診表示因為牽車、上班需要搬東西的關係,左手小指和手掌活動起來有怪怪痛痛的感覺,檢查覺得沒什麼大問題,於是在右手掌(健側)對應的位置輕輕扎一針,再請患者慢慢活動左手小指,不久怪怪痛痛的感覺就消失了,有種神奇的感覺!

這個案例是針灸動氣療法的應用,不直接扎針在患部(疼痛不舒服的地方,因為可能會太痛),而是利用針刺激遠處對應的穴位,再輕輕活動患部促進局部氣血循環,達到治療效果。

(示意圖,非實際治療穴位)


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什麼問題可以針灸?

各種疼痛問題可以來試試針灸,像是頭痛、肩頸痠痛、落枕、腰背痛、網球肘、腕隧道症候群、扭傷、關節炎等等;還有神經系統問題,像是顏面神經麻痹等等,效果顯著而且比較沒有副作用。

門診最常見來針灸的有幾類人,像是長時間久坐用電腦的上班族,脖子不知不覺一直往前變成烏龜脖子,肩頸容易僵硬緊繃;鍵盤滑鼠用多了,手腕手肘緊繃發炎,腕隧道症候群、網球肘就容易找上門。

還有家庭主婦/主夫,做家事抱小孩讓手腕使用過度,容易媽媽手、手指發麻(腕隧道症候群)。

這類問題通常針灸一段時間,配合調整自己的姿勢,適度放鬆,都能有效緩解疼痛。



同場加映: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可的針灸適應症總共64種(真的很多,以下只列出一部分)

  1. 痛症:關節炎、風濕痛、頭痛、偏頭痛、三叉神經痛、肩頸痛、落枕、五十肩、網球肘、高爾夫球肘、手足麻木、腰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扭傷、退化性關節炎、運動傷害等。
  2. 神經系統:顏面神經麻痹、腦性麻痹、中風後遺症、肌肉萎縮、神經功能障礙等。
  3. 呼吸系統:氣喘、咽喉炎、氣管炎等。
  4. 耳鼻喉疾患:耳鳴、神經性重聽、梅尼爾氏症、鼻炎、齒齦痛等。
  5. 腸胃系統:胃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打呃、便秘等。
  6. 精神系統:失眠焦慮、精神官能症、神經衰弱等。
  7. 皮膚:青春痘、過敏性皮膚炎、帶狀皰疹後疼痛、全身癢等。
  8. 婦科:痛經、月經不調、更年期障礙等。

接下來看看針灸前後應該注意什麼?

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

針灸可以做什麼?

針灸可以用來止痛——是針灸最被廣泛利用的功能。

針灸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之一,有許多流派,像是傳統12經絡取穴、經外奇穴、董氏奇穴、頭皮反應區取穴等,也有結合解剖學肌肉筋膜概念,例如激痛點刺激等等。

原理是利用在特定的位置扎針的方式來改變身體組織的狀態,像是透過調控神經系統活性、神經傳遞物等方式來止痛、抗發炎、調節內分泌,調節肌肉筋膜張力來放鬆身體等等,雖然其中還有作用機轉不明確的地方,但是針灸確實可以處理很多問題,最常用也最廣泛利用的就是止痛了。



舉個例子,上班族常久坐用電腦,一直固定相同的姿勢不動,加上緊張壓力一來就不自主聳肩、脖子往前伸,最後就會肩頸僵硬痠痛,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引發頭痛。這時候就可以用針灸來放鬆緊繃的肌肉,調整肩頸前後左右的張力,達到緩解痠痛的效果。

你是不是正被疼痛、痠痛的問題困擾?

有相關需求及疑問請來診當面諮詢。


接下來看看什麼問題可以針灸?






精選文章

【案例分享】腰痠及大腿麻顯著改善

二十多歲男性,主訴腰緊繃痠痛,右側髖關節到大轉子發麻,從事園藝工作,工作常需背負較重的器械,多年前曾摔傷 🔍評估及處置 檢查發現主要雙肩緊繃張力大,右肩比較明顯,兩腳足弓排列不順,按壓有深層的痠痛點。 身體結構會因著工作、使用習慣、慣用手等因素形成平衡狀態,也保有一定程度的緩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