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

【案例分享】手指挫傷(吃蘿蔔乾)

 一位11歲小弟弟跟著媽媽進來診間,小弟弟表情不太舒服,原來是昨天下午打籃球左手姆指吃了蘿蔔乾,雖然外觀沒有紅腫發熱,但只要動到指頭就會疼痛,眉頭緊鎖,說他今天都沒辦法練球很難過。

吃蘿蔔乾的正確名稱是手指挫傷,是各種球類運動常見的運動傷害,成因是手指尖直接撞擊到球或是地面,手指不正常受力,造成關節附近的肌腱、韌帶挫傷,輕微的可能只有關節活動時疼痛;嚴重的有血液或組織液流出造成腫脹瘀青,腫脹疼痛又會進一步限制關節活動;更嚴重的可能有骨裂或骨折,腫脹疼痛也會更加重。



回到小弟弟這邊,除了外力造成組織損傷,還有筋出槽的問題,也就是肌肉肌腱不在原本該在的位子上,而跑到旁邊跟其他肌腱擠在一起,收縮時當然會打架,產生酸痛無力的感覺。還好受傷不久,沒有衍生其他問題,邱醫師用手法輕輕的把出槽的筋調回去,過程也不會讓小弟弟害怕,像是在動動手腕、動動手指一樣,調完疼痛馬上緩解,動手指都不會痛了。

過兩天小弟弟來看其他問題,才跟邱醫師說他在學校有三對三籃球比賽,手指問題完全沒有影響他的表現,很開心跟我說他有得分很厲害XD!

一般來說,手指挫傷就算不處理也會慢慢恢復,只要注意剛受傷的時候不要一直揉,因為這樣會造成微血管而不易止血,反而讓局部更加腫脹。像是挫傷、拉傷、扭傷造成軟組織損傷時,建議這樣處理:

  1. 保護(Protection):受傷的前幾天避免患部受力,以防止再度受傷。
  2. 抬高(Elevation):將患部抬高高過心臟,可減少水腫。
  3. 避免消炎(Avoid anti-inflammatories):適度的發炎反應有助於組織修復,除非腫脹疼痛難以忍受,才使用消炎藥或冰敷(冰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)。
  4. 加壓(Compression):適度加壓可減少出血及水腫。
  5. 衛教(Education):了解損傷處理的正確觀念,在不痛的前提下進行主動的動作,讓大腦與肌肉能互相協調。

有一部分的人可能消腫後仍會疼痛,或是覺得動作不順,那可能是因為雖然組織慢慢在修復,但筋出槽的問題仍然存在,這時就需要透過適當的手法來把筋調回去,不再跟旁邊的筋打架,疼痛很快就會改善。

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是一位19歲大學生,車禍造成左手腕尺側(靠小指那邊)緊繃僵硬已兩週以上,因為出力會造成小指疼痛,無法提重物,曾針灸治療但消腫後還是沒辦法出力,邱醫師幫他把手腕附近的筋調回去,他就可以輕鬆拿起他的背包了。

要注意的是,像這類外力造成的局部損傷能愈快處理愈好,時間拖久了,錯位的筋的影響會愈來愈往遠處跑,情況也會變得複雜;另外每個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,如果身體結構本來就一些狀況,自然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。

有相關問題一定要找專業醫師協助喔!


同場加映:什麼是結構治療?

精選文章

【案例分享】腰痠及大腿麻顯著改善

二十多歲男性,主訴腰緊繃痠痛,右側髖關節到大轉子發麻,從事園藝工作,工作常需背負較重的器械,多年前曾摔傷 🔍評估及處置 檢查發現主要雙肩緊繃張力大,右肩比較明顯,兩腳足弓排列不順,按壓有深層的痠痛點。 身體結構會因著工作、使用習慣、慣用手等因素形成平衡狀態,也保有一定程度的緩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