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

【育兒二三事】小兒手肘疼痛(小兒牽拉肘)

昨天晚上(9/17)睡覺前,趕著兩隻半獸人刷牙上廁所準備睡覺,一個閃身4歲的老大從尿布台(大約100公分高)跳下來再往前衝了幾步,突然倒在地上抱著左手肘大哭,本來以為是跌倒撞到沒那麼嚴重,結果卻愈哭愈大聲,左手肘彎著不敢伸直,只是一直喊痛!

老爸看情況不單純,馬上坐到小孩面前抓起兩隻手摸了摸,發現左手肘外側有點突起,手肘屈伸時有骨碌骨碌的觸感而且小孩痛得更厲害,難道這是傳聞中的小兒牽拉肘(橈骨頭半脫位)?雖然心中有疑問不確定他剛剛有沒有拉到手,但這表現實在太像牽拉肘了。

於是趕快用復位手法把他「喬」回去,一手按住橈骨頭(在手肘背面凹陷的地方),一手輕輕「含」住小孩手腕,一邊旋轉手臂一邊把手肘彎曲伸直,這時感覺橈骨頭有輕輕的啵一聲(其實是骨頭歸位的震動感),然後小孩的哭聲就停了!(老實說老爸超緊張的)

喬完小孩說還是有點痛,所以再用結構治療的手法幫他把兩手都調一下,牽引搖晃的過程中他開始笑,還說我幫他搖來搖去很好玩(這表示他都不會痛了吧)。

最後好好跟兒子解釋剛剛發生什麼事,我替他做了什麼,然後抱抱準備睡覺,他一直說阿爸好厲害,讓我收獲了一波帥度哈哈😂。


再來談點正經的~

🙋什麼是小兒橈骨頭半脫位?

俗稱小兒牽拉肘,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兒,成因就如他的名稱——是牽拉造成的,因為這個年紀的小孩骨骼韌帶還沒發育完全,結構相對脆弱,如果被大人牽著手猛力拉起來,像是過馬路有來車、玩遊戲拉著手飛高高,就有機會發生!看看下面圖會更容易了解~

👶症狀表現

小孩會喊手肘痛或手腕痛,不敢屈伸手肘也不敢旋轉前臂,沒辦法出力拿東西,如果又是發生在被大人牽拉後,就很有可能是小兒牽拉肘,要快點就醫進行復位。大部分的情況只要復位及照護得當,不會留下後遺症。等小孩長大骨骼、韌帶發育成熟就不容易再發生了。

*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請來診當面評估及諮詢。

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

【案例分享】脊椎側彎腰痛

四十歲左右上班族,主訴搬重物後早上起床腰痛明顯,有時痛感會延伸到腹部,久坐也會引發腰痛。


🔍評估及處置

患者因為脊椎側彎,身體左右兩邊的張力失衡,左手張力大讓左肩整個鎖住,雙腳檢查起來也是左右不平衡。


因為骨架明顯歪斜的關係,肩頸、胸廓、腰腹、骨盆(也就是整個中軸)都是歪加上旋轉的狀態,是整個系統的問題,不能只是處理腰痛,必須透過結構治療拆解還原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

⏳治療時間

112.05-112.09,共6次。


🙌患者回饋

原本就有脊椎側彎的狀況,加上工作需要搬重物,腰痛狀況更加嚴重,陸續有尋求骨科、復健科與整復中心治療調整,好像也一直無法治本,偶然間在中醫診所看到邱醫師的結構治療,想說試試看,不同於復健科要被電的唉唉叫,或是整復中心把骨頭坳來坳去,邱醫師只是請我稍微舉舉手,抬抬腳,抬頭彎腰間療程就結束了,奇妙的是當下原本會酸痛的穴位就不痛了,回家後也覺得身體輕鬆很多,而且身體也不會像以前覺得歪歪的(以前去健身房坐在健身器材上都會被教練提醒身體歪了,但是我都覺得自己坐的是正的啊😂)。無痛的結構治療,又讓自己的身體結構慢慢歸位,邱醫師也會根據狀況建議治療的頻率,是很棒的療程體驗喔👍





🙋脊椎側彎有什麼症狀?

輕微脊椎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甚至身邊的人提起才會發現自己有脊椎側彎。較嚴重的可能會頭頸部傾斜、高低肩、骨盆歪斜,造成頭暈、各種痠痛,胸廓變形可能造成胸悶心悸,如果壓迫到神經可能有手腳發麻無力的問題,影響非常廣泛。


🙋脊椎側彎的原因?

脊椎側彎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,可能與遺傳、骨骼肌肉發育缺陷、長期姿勢不良等有關,常見在小時候看似沒問題,到了青春期快速成長才讓情況明顯惡化,如果沒有早點處理,到成年定型後只能努力讓側彎的程度維持住不要惡化。


🏃日常保健

  1. 注意坐姿及站姿,搬重物也要注意身體與重物的相對位置。
  2. 不要睡太軟的床,會讓僵硬的肌肉受限沒辦法放鬆。
  3. 每周找2-3天運動,散步、慢跑都不錯。


*本文患者回饋經當事人同意分享。

*本文為案例資訊,僅做為推廣結構治療之衛教資訊,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、環境、生活習慣而有異。

*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請來診當面評估及諮詢。


同場加映:什麼是結構治療?

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

【案例分享】手臂及肩頸痠痛發麻

四十多歲的上班族,主訴雙手抬高就會引發上手臂到肩胛骨附近肌肉痠痛發麻,還有肩頸緊繃、脅肋疼痛的問題,躺在床上會覺得肩胛骨沒辦法平貼,症狀反覆已經好幾個月,有試過針灸和其他方法但是改善有限。


🔍評估及處置

理學檢查懷疑有肩夾擠症候群,雙肩張力大鎖住胸廓,肋骨也有翻旋。


像這類症狀反覆的問題往往和結構歪斜有關,只處理局部效果有限,建議進行結構治療把身體的結構調整平衡,第一次就有改善,後來再陸續回診讓身體結構更加穩定,症狀愈來愈輕微,不容易再反覆。


⏳治療時間

112.05-112.08 共8次。


🙌患者回饋

雙手肩膀酸痛,試過喬骨、一般物理治療,都只有些微的改善,時間幾天之後還是老樣子!酸痛直接影響睡眠,讓我不得不尋找其他的解決方式。因身體也都有在雲玖調養,所以剛開始先以針灸來處理,後來幾次邱醫師建議我可以試試結構治療,剛開始抱著試試的心態,後來身體慢慢改善很多,一次一次都有進步!剛開始治療完第一反應是:這樣有效嗎?過程超輕柔,不痛!第一次治療回家後就開始酸痛+暴睡!大概是身體放鬆了吧!這種治療方式推薦大家可以試試!很棒!







🙋為什麼會肩頸痠痛?

現代人用電腦、用手機的時間很長,也就是所謂的低頭族,久了往往會變成烏龜脖子、聳肩加上駝背,這個姿勢會對肩頸來帶很大的壓力,也會造成身體結構前後左右不平衡,肩膀張力過大鎖住脖子和胸廓,產生各種痠痛甚至呼吸不順。


🏃日常保健

  1. 使用電腦、手機注意姿勢,避免翹二郎腿、斜靠在椅子或沙發上。
  2. 至少一個小時要起來活動活動,喝點水,看看窗外。
  3. 每周找2-3天運動,散步、慢跑都不錯。


*本文患者回饋經當事人同意分享。

*本文為案例資訊,僅做為推廣結構治療之衛教資訊,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、環境、生活習慣而有異。

*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請來診當面評估及諮詢。


同場加映:什麼是結構治療?

精選文章

【案例分享】腰痠及大腿麻顯著改善

二十多歲男性,主訴腰緊繃痠痛,右側髖關節到大轉子發麻,從事園藝工作,工作常需背負較重的器械,多年前曾摔傷 🔍評估及處置 檢查發現主要雙肩緊繃張力大,右肩比較明顯,兩腳足弓排列不順,按壓有深層的痠痛點。 身體結構會因著工作、使用習慣、慣用手等因素形成平衡狀態,也保有一定程度的緩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