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

【案例分享】打球後雙膝無力(奧斯古德症Osgood disease)顯著改善

三十多歲男性,主訴打羽球後會雙膝無力,上下樓需撐扶手,約二天可自行緩解

青春期被診斷奧斯古德-施拉特氏症(Osgood-Schlatter disease,OSD),雙腳脛骨粗隆突出明顯;駝背,挺胸時背部緊繃,深吸氣至最飽時背部也會緊繃


🔍評估及處置

檢查發現主要右腳足弓排列不順,按壓有深層的痠痛點,雙肩緊繃張力大,左肩較明顯。

奧斯古德-施拉特氏症(Osgood-Schlatter disease,OSD)又稱脛骨粗隆骨骺炎,好發於快速成長期的青少年,特別是活躍於需要大量跑跳的運動員。股四頭肌肌腱透過髕骨(膝蓋骨)、髕韌帶連到脛骨粗隆(髕骨下方的突起)上,青少年時期,骨骼生長速度快,但肌腱和韌帶的柔軟度還沒有跟上,因此在劇烈運動時,股四頭肌的收縮會對脛骨粗隆的生長板過度拉扯,造成發炎、疼痛。一般來說,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和骨骼發育成熟自然緩解,但往往因過度刺激生長板而會留下突起。

奧斯古德症是身體原本存在過大張力,兒童期生長速度比較平穩,身體可以維持相對平衡、可代償的狀態,到了青春期,身體快速生長,骨骼、肌肉等組織生長速度不一樣,張力過大的問題就慢慢表現出來,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,在本例就是以奧斯古德症為表現。

結構治療處理的是張力,奧斯古德症可以想成是身體張力平衡後,張力最集中在大腿前側、膝蓋、脛骨粗隆上,既然是這樣,就不能只針對膝蓋和股四頭肌治療,要做全身調整才行。

奧斯古德症膝蓋X光影像(取自Wiki,CC BY-SA 3.0授權)
奧斯古德症膝蓋X光影像(取自Wiki,CC BY-SA 3.0授權)

⏳治療時間

114.6月,共三次,症狀已明顯改善。


🙌患者回饋

十幾年前就被診斷奧斯古症,雖然成年後不太影響生活,但每次運動完都會膝蓋痠軟個一兩天,經過醫師的結構治療,每次都有些許的進步,現在運動完除了正常的運動疲勞以外,隔天完全不會有不適感,結構治療的過程也沒有任何刺激的感覺,不像以前其他地方的整骨總是有快被折斷的恐懼感,醫師也相當親切,並時時關心狀況,對於呼吸跟腰痠背痛的改善也很有感。




🙋結構治療怎麼做?

結構治療在意的是身體結構上的張力和轉折,不是腰痛就治療腰,而是從橫軸、縱軸尋找張力來源,從源頭處理後再回頭把軀幹理順,會在足弓、手腕上花比較多時間處理,膝蓋和軀幹不會著墨太多。

🏃日常保健

  1. 每個禮拜安排時間做兩側平衡的運動,例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輕鬆的運動可以避免鎖住結構。
  2. 每天的工作、活動都會在身上慢慢累積張力,可以透過縱軸三式和橫軸三式(詳細點這裡)釋放每天累積的肌肉張力。


*本文患者回饋及醫學影像經當事人同意分享。

*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、環境、生活習慣而有異。

*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請來診當面評估及諮詢。


同場加映:結構治療簡介

精選文章

【案例分享】打球後雙膝無力(奧斯古德症Osgood disease)顯著改善

三十多歲男性,主訴打羽球後會雙膝無力,上下樓需撐扶手,約二天可自行緩解 青春期被診斷奧斯古德-施拉特氏症(Osgood-Schlatter disease,OSD),雙腳脛骨粗隆突出明顯;駝背,挺胸時背部緊繃,深吸氣至最飽時背部也會緊繃 🔍評估及處置 檢查發現主要右腳足弓排列不...